暗淡蓝点



       英国影片《至暗时刻》能在这个时期在国内放映,有点特殊寓意,至少我看后有这种感觉,身处艰难时刻的国家,引领人十分不易。 

       躲在影院的黑暗角落里观影,让我感到不舒适,昨晚,从网上搜来英国电影导演乔.怀特的精致之作《至暗时刻》,通过手机投屏到大屏幕看,虽然不如影院里宽大荧幕的恢弘气势,也没有4K电视屏幕的清晰度,但是我满知足的。 
       如今,数码技术日新月异,再不用象往年那样,为了看一部心仪的影片而费尽心机。与朋友寻找盗版光盘地,生怕别人发现,偷偷摸摸地挤进胡同里的小屋里,心神不定地去挑选碟片,很艰辛的。在老朋友鲁生家里,书柜上堆满了各色影视音乐碟片,是他这样一张一张地搜寻来的。现在不需要这样了,人们从网上,可以找到各种数码格式的视频和音频文件,琳琅满目,各取所需。 

      《至暗时刻》这部影片,是英国年轻导演乔.怀特的又一部杰作,他的另一部电影《赎罪》也是我的钟爱。在去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,该片的丘吉尔扮演者,加里.奥德曼摘得最佳男主角的桂冠。 
       电影剧本情节真实,导演功力深厚,演员表演出色。 
       乔·怀特是一位让你很难不喜欢的导演,因为他导演的作品有一种古典主义的品味,许多画面犹如一幅幅油画。他在演员的挑选、布景的安排到背景音乐等等,都十分很考究。我看过他的作品如《傲慢与偏见》、《赎罪》、新版《安娜.卡列尼娜》,乃至这部《至暗时刻》,都充满纯正的英伦味道,瑰丽而不显油腻,严肃而不显沉重。看他的电影就像烛光晚餐,需细细品尝。
       乔.怀特对光线的调配和长镜头的调度尤其得心应手,使得观者感到十分舒适顺畅。 

       加里.奥德曼的演技自不必说,他的带有神经质的表演,将当年的丘吉尔刻画得淋漓尽致,最终能够摘得最佳男主角桂冠,实至名归。我记得,在影片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中,他扮演的那个疯狂神经质的警长,以及在《空军一号》里扮演的那个歇斯底里的恐怖分子,让我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。 

       加里.奥德曼本身的性格充满了张力和叛逆,与丘吉尔的好战和固执十分契合,他在刻画乐观率性冲动,暴躁又不乏智慧的丘吉尔时,完全就是本色出演,他似乎与丘吉尔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,让人们完全相信,他就是丘吉尔本人。 

       这里有点收不住,想对影片里的丘吉尔这位历史伟人多写几句。我在七十年代看过丘吉尔的回忆录,印象深刻,这是一位可爱而又神经质的老头,他的才能和朝气是无与伦比的,虽然他接任首相时已经66岁了。当年学习英语的训练时,我曾经背诵过他在影片里的那段著名演说,他的演说能力和雄辩口才十分了得。他还喜欢画油画,他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;他性格有些怪癖,易怒,在担任海军大臣的军事领导期间还多次失利,绝对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二流政治家。可就是他骨子里的倔强和偏执,始终坚守自己的判断,从而成为了战时的英国两派与民众一致拥戴的领袖。
       但是,二战刚结束,硝烟还未完全散去,丘吉尔就无情地被英国民众踢出了唐宁街。我虽然在历史课上和在书本里读到过有关的历史的背景,但是始终没有明白,为什么英国人民在战后,却无情地抛弃了在至暗时刻拯救了英国的英雄。
       丘吉尔在离职后曾经引用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说:“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,是伟大民族的标志。” 现在看来,也应该对英国民众的理性和智商点个赞,他们清楚战时与和平年代需要啥样的首相!

      《至暗时刻》这部影片寓意深刻,暗示出丘吉尔的悲情结局的某些必然。影片中,在至暗时刻,引领民主国家作出的抉择,是在理智,辩论,倾听,演讲之后。而在专制国家,是领袖暗室的思考,以及决策之后引领的万众欢呼。在民主政权体制下,领袖不是终身的,英雄不是被人民无条件拥戴的,只要他难以胜任自己的职位,就会被抛弃、被选掉,而不管他曾经怎样地正确,曾经立下过怎样的汗马功劳。一个能决定领袖命运而不是被领袖决定命运的民族,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、成熟的民族、睿智的民族。以上所述只是影片中英国当时的政治状况,无意映射其他政体。 
       影片结束的片尾音乐把我带入沉思中,在黑暗中亮着一盏孤灯的丘吉尔就定格在那里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至暗时刻,每个人的那一刻都是孤独的。那种任何情感都填不满的感觉,我似乎懂得,眼眶也有些湿润。 
       谨以此致每个人的至暗时刻,希望你能有力量,对你眼前的黑暗说:不!(never)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评论(2)

热度(11)